誰的18歲?這是我的18歲

BRANDS, FASHION

青春之所以迷人是因為

我們知道沒有回去的可能,

像錯過的戀情,

即便再次相遇也知道回不去了。

只是,

從來都是當局者迷,

當明白這些真相時,

往往已非少年。

2017年12月31日,最後一批90後(生於1999年12月31日)度過了18歲的生日,從此步入成年,這意味著從法律視角,90後一代已全部成年,集體告別少年時代;而從2018年元旦鐘聲敲響開始, 2000年出生的千禧一代們也開始一個個步入18歲了。

時隔10年,我回到台北跨年。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則被朋友們晒18歲照片的回憶殺洗版,只是基於兩岸不同的情懷,人在台北的我則感覺不到任何關於18歲的討論。

有人說2018是「愛你18」的諧音。經歷過B.B Call數字戀愛期的人應該都能對這樣的密碼會心一笑。所以2018一開始,大家便集體回憶18歲的自己。我一邊腦補是否傳過520給當時的男友,一邊想著距離自己的18歲,原來已經過了25年。

若非一些特別事件,18歲那年到底發生過什麼事,用我現在的腦子確實很難鉅細靡遺的回憶起。1993年,我是班上第一個進入18歲的孩子(年底出生的孩子非常吃虧,永遠是班上年紀最大的那個人)。我拿到機車駕照,得到生平第一輛摩托車,而我也只騎過這麼一輛摩托車,後來隨著北上工作一起運上了台北。我摘掉了高達700度的近視眼鏡戴起了隱形眼鏡,鼻樑上沒有眼鏡時還一度有點沒安全感(這可能是我後來喜歡戴墨鏡的原因之一吧,而現在只要確定一整天都不出門,我肯定是戴著眼鏡的)。

第一次拿到小姑姑給的粉底樣品,喜孜孜的塗抹起來,才發現粉底色號對我來說太白,差點沒嚇死同學。把獎學金全用來買一支佳麗寶找木村拓哉代言的唇膏(關於這一點,是跟我一生的偶像張愛玲學的,也埋下了愛買唇膏的梗),在那個少女們集體迷戀羅曼史言情小說的時候,我早早就領悟到,簡‧奧絲丁不過就是英國版的瓊瑤。我栽入《紅樓夢》裡,因此沒有可以對話的同儕。幸好,還有《灌籃高手》等漫畫可以跟人聊。後來我在台北住過的每個地方都要有漫畫出租店才行,而我總會在某一家壓著從來沒有用過的汽車駕照。

18歲的我無比自我,或者說這一生活到現在,目前才是不那麼自我的時期。我只關心自己喜歡的事,對家人的愛從不說出口,也不會有任何表現。在自己的書桌前面可以坐一整天,直到母親冷不防從背後拍了我的肩膀說:「早點休息。」

有一次某人對我做了相同的動作,我大發雷霆。我略帶抱歉的說:「這是大忌,我特別特別討厭別人在我專心時從背後拍我肩膀。忍了整個青春期,…….唉,我媽老是這樣。我一次也沒有發火,因為她是我媽。所以,以後拜託你了,絕對別這麼做。」

但,即便像我這樣矛盾彆扭的女孩,18歲的主旋律依然跟愛情脫離不了關係。我用了最惡毒的方式劈腿結束了初戀,且不以為意。親手掐掉一段異地戀,在對方站了10小時火車趕回來見我的時候。不知道為什麼,當我回憶起自己的18歲時,愛情不是粉紅色的泡泡,是一連串我怎麼可以這麼渣的反省。

被愛的都有恃無恐,說的也許就是18歲的我。

而所謂長得好看的好處,就是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的可能性會很大。18歲最純粹的事莫過於大家都是顏控。學校裡、班級上,誰好看、誰風頭健、誰智商高、誰球打得好,你就會暗戀誰。

我從來沒有發給誰好人卡,我都是直接掉頭走或者乾脆裝做什麼都不知道。極端厭惡當善良的白蓮花,所以推斷在男生圈裡黑化的可能性非常大。可我不在乎,因為我的18歲就是用來證明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性吸引力的。因此,親愛的,慎選你青春期看的所有電影、小說、連續劇,他們在懵懂時期決定了你大部分的愛情觀。看紅樓的我,說什麼都既狡詐又蠢萌又出世又入世(自己說)。

但即便心氣如此高傲如我,也有非常感性脆弱的內在。我的雜記本裡寫滿了那個時期所有對於愛情的幻想與內心起伏,真誠希望有人可以透過冰冷表情下發現內在熱情如火的自己。那些忽冷忽熱的瞬間都不是矯情,而是真情。直到25歲被人劈腿後才明白,需要翻山越嶺才能確認的心意太累了,不是人人都稀罕高嶺之花的。

後來,我特別喜歡對我投向直球的異性,因為要破解我這種扭曲的人格,非直球精準的爆發力不可。那些口嫌體正的偶像劇男主角就留給心智未全的女孩去幻想吧,在我這裡,全部都得陣亡。

18歲還流行「告白」。

我那個年代的男生還需要上成功嶺受訓,據說,那時期是收到告白信件的高峰期(18歲的男生各個都是野獸,慾望很原始)。告白信件只要有錯字的一律看完丟進垃圾桶,有時並非喜歡那個男生,卻只要文筆還行,至少能給出一場電影的約會。這是後來奠定我對愛情理解最初的開始:相處。一場電影、一頓飯的溝通與交流比任何曖昧更能釐清真相,但絕大多數的人為著曖昧而心動,卻極少為了相處而費心。

也只有18歲的人才會把”告白”當做孤注一擲的賭注。當你釐清自己的心意後,其實只要大方靠近對方即可。喜歡這種東西,即使捂住嘴,也會從眼睛裡跑出來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
18歲那個暑假我丟進垃圾桶的告白信究竟有多少封並不是重點,重點在於,從文字能力上去選擇一個約會對象還是挺靠譜的。難怪我與某人能在同公司擦出愛情火花全靠交換msn之後。(又提到一個回憶殺物件)

18歲註定要迎來人生中第一個無疾而終的戀情,明戀也好,暗戀也罷,就算是單戀,也是沒有什麼結果的結局才是18歲正確的打開方式。你說,我這麼沒心沒肺地甩掉多少人,傷害多少人還洋洋得意算什麼?但世間所有的愛情其實都是如此,沒有什麼高大上的理由,沒有什麼如夢似幻的場景,如果你有,那也許是被自己愛著別人而不可得的失落感動而已。只是無論是怎麼開始的愛情,基於什麼基礎、理由,一旦開始,都是美好的。就算無疾而終又如何?向前走的你,從沒有結果的結局裡學到什麼才是重點。而無論愛情,親情或友情,都不該因為某個理由而變得醜陋。

還記得嗎?我說18歲的自己無比自我這件事。凡事從自己的理解出發,對他人的感受視而不見的我,曾以為執著才是愛情的面目,卻在42走向43歲時明白要真正豁達,不是談幾場戀愛就能達到的境界。青春,最大的貢獻就是給了我機會學會成長,給了我機會不停犯錯,並且承擔代價。

然後,才是放下與取捨。

如果能與18歲的自己對話,我想說:「謝謝妳那麼不完美,我才有理由改變。」

√ outfit of the day


 

Dior在Maria Grazia Chiuri接手後整個品牌一下子年輕了起碼有20歲吧? 回春,可能是近幾年所有品牌力圖向年輕消費者靠攏的趨勢,當然,也頗有與我們這些”老”顧客分享情懷的感覺。青春,像一首捨不得寫下句點的詩,連大範圍的留白都顯得很有意境。

毛線裙的絲絲縷縷在風中糾纏時像極了理不清又混沌未明的曖昧,誰在年少時不曾為此心跳過?搞不明白這種心動是愛上一個人,還是愛上”愛上一個人”的感覺。

你心中一定有這樣的藍天白雲草原河邊,是自己跟自己嬉戲,還是…….?

唉呀,唉呀,別說了,這就是青春。

total look by Dior

18歲的那個吻絕對是真的,

但妳的心未必是。

-凱特謎之音

RELATED POST


BRAND:
No Comments

Post A Comment